“以前下夜班回家,路上怕黑,現在到處亮堂堂的,感覺特安全、特暖心。”在超市上班的*滿面笑容地說道。路燈亮化,亮到了群眾的心坎里。
*縣*寺鎮為*縣第二大鎮,全城人口約3.6萬,*縣第二中學,*縣第二人民醫院均坐落于此。城區車輛來往頻繁,商鋪多,夜間購物、散步、上下班人員多,而該鎮少半路燈年久失修,給群眾夜行帶來不便。2021年初,提出了“關于路燈亮化解決群眾夜行難題的建議”。該建議提出后,當即表示立即實施全城路燈亮化工程,并積極落實了維修、更換、新裝路燈的經費。*寺鎮黨委政府立即將此納入重點建議進行辦理。
通過多次實地調研,多方協商溝通,該鎮黨委政府“快馬加鞭”地組織專業施工隊伍進行路燈亮化建設,5月底正式開工,共更換陳舊老化路燈17盞,維修路燈21盞,新裝路燈35盞,維修、新裝線路900余米,拆除燈桿各類懸掛物100余處,共耗資20余萬元,于6月30日晚實現全城路燈全部復亮,再現了燈火輝煌、一片繁榮的*景象。
“全城路燈亮化工程的實施,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和人居環境質量,為全鎮人民營造濃厚祥和的城市氛圍,照亮了群眾的‘夜行路’和‘幸福路’,受到了廣大群眾的連連稱贊。下一步,將持續關注路燈亮化后續使用、保養和反饋情況,切實解決群眾家門口的實事,增強群眾幸福感、獲得感。”該鎮黨委副書記、鎮長李興松說道。
“一鍵開關”路燈、電桿集成WIFI、激光雷達提醒過馬路……近年來,隨著“智慧名城”建設推進,不少智慧城管項目,已悄然來到*市民身邊。日前,上游新聞太陽能路燈廠家就在*高新區,對其智慧城管建設成果進行了一番打探。
*高新區城市建設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,該中心負責*高新區內200多條道路、25000余盞路燈、170余臺路燈變配電箱的日常管理和維護。
“長期以來,市政照明設施的日常巡查、故障排查、運行監測、開關燈時間控制等均需要運維人員深入現場,導致照明設施運維極度依賴人力,無法全局掌握照明設施的運行狀態,導致無法及時排除故障,且開關燈時間需要手動調整。”*高新區城市建設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為提升市政照明設施管理維護效率、節省管理成本、提高故障處置實效性、實現照明設施運行狀態實時監測,該中心實施完成了路燈箱變智能化控制改造項目,包括170余臺智能控制終端的硬件、2臺光照度儀的安裝和智能控制平臺建設等工作。
現在,管理人員可以通過一臺電腦,甚至一部手機實時查看*高新區170余臺路燈變配電箱的運行狀態和監測數據,對*高新區各路段的25000余盞路燈進行手動、自動開關控制,控制平臺還能實現故障實時告警的功能,成為了指揮運維作業的“大腦”和“千里眼”。
想闖紅燈?對不起,激光雷達將把你逼回去!在*高新區,太陽能路燈廠家還看到了已經投入使用的智慧斑馬線,該系統主要由感知系統、LED燈帶組成,通過激光雷達、攝像頭等設備感知行人,根據感知結果實時控制并點亮行人所在之處的LED燈帶,以提醒過往機動車注意禮讓。該系統可有效提升夜晚交通安全,是激光雷達等先進設備運用于交通領域的典型案例。
智慧路燈是指通過應用先進、高效、可靠的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等,實現對路燈的遠程集中控制與管理的路燈。智慧路燈具有根據車流量自動調節亮度、遠程照明控制、故障主動報警、燈具線纜防盜、視頻監控、環境監測、信息發布、應急廣播、無線wifi、充電樁等功能,能大幅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,節約能耗,節省維護成本,集成現有桿體,提升城市品質形象。
*高新區城市建設事務中心在2020年通過了智慧燈桿建設項目立項審批,首批建設的10根智慧路燈已于2021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。與傳統的功能性照明路燈不同,智慧路燈有更科技感的外形,外部有預留設備接口,可后期按需加載所需設備,如5G基站、井蓋監測等。本次投入使用的10根智慧燈桿除遠程、智能控制照明功能之外,還集成了信息發布屏、環境監測、應急廣播、無線wifi等功能,外部預留的設備接口可為后期加裝其他設備提供載體,可減少目前城市桿體林立的現狀,達到“多桿合一”的效果。
*高新區還認真落實“大城智管”要求,投入100余萬元建立共享單車智慧監管平臺,將轄區內投放運營車輛的車架號、車輛牌照、電子號牌及定位芯片進行統一接入,以科技手段延伸管理觸角,破解共享單車量大、面廣、點多的監管難題。一方面通過大數據分析對共享單車投放數量、運營情況、騎行軌跡等進行實時監控,及時發現停車場(點)車輛淤積情況,***時間通知企業維管人員進行快速清理;另一方面整合各運營企業后臺用戶管理機制,統一對三次以上未在指定區域還車用戶進行限制使用處理,倒逼用戶規范用車,從根本上遏制共享單車企業超額投放,用戶亂停亂放等問題。